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檳城佛教界共同緬懷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特別設置星雲大師專區,展示大師的言教《星雲大師全集》,吸引眾人前往拍照、打卡。 圖/馬佛總提供
圖說:檳城普陀精舍、梵音禪寺、極樂寺、華嚴寺、洪福寺、寶譽堂、三慧講堂、檀香寺、白衣堂、普愛學園,檳城佛教居士林、馬佛總檳州宏法會、馬來西亞佛學院、檳城慈濟、北海普明精舍、詩布朗再也佛教會、大山腳息心盧佛庵、甲拋峇底佛教會、檳城嘎檔巴佛教會等佛團與民眾超過600人出席緬懷星雲大師活動,並聆聽慧開法師演講。 圖/馬佛總提供
圖說:慧開法師鼓勵聽眾要趁早學習和實踐大師的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認真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圖/馬佛總提供
圖說: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1963年首次到馬來西亞弘法,首站就在檳城,今年恰好是六十周年,故與當地法緣深厚。圖為觀賞緬懷星雲大師短片,一同緬懷大師。 圖/馬佛總提供
圖說:馬佛總檳州分會主席開寧法師致贈結緣品給佛光山寺副住持慧開法師(左)。 圖/馬佛總提供檳城教界緬懷星雲大師 慧開法師馬佛總談「老病死生」
2023-07-22
佛光山寺副住持慧開法師7月18日在檳城馬佛教總會大廈講談生死學,除了緬懷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並以大師所提「老病死生」,延續探討生死課題,讓聽眾重新看待「死亡」課題,得以看清死亡的實相,然後在人間瀟灑走一回。
此場由馬來西亞佛教總會檳州分會、佛光山檳城佛光學舍及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聯合會檳城分會聯辦的講座,是新冠疫情後舉辦的首場大型活動,現場不但高朋滿座,不少人更擠滿、站滿在兩旁走道、後方「星雲大師專區」達600人,可見大師在檳城的法緣非常殊勝。
講座開始前,現場播放緬懷星雲大師的短片,其中最讓人動容的就是大師親口說:「我來世是要再當和尚的,但要到哪裡作和尚呢?要到馬來西亞來做和尚!」聽眾在觀賞影片時,有的熱淚盈眶,有的仰頭認真觀賞,有的用手機拍照,大家對大師的想念可見一斑。現場陳列395本《星雲大師全集》展示區,更成為聽眾進場時翻閱及攝影打卡的重要定點。
馬佛總檳州分會主席開寧法師致詞時,提到大師在1963年訪馬來西亞時,就結下深厚因緣,到今年恰好是60周年。1983年大師再應馬佛總邀請組團來訪,即在當日講座現場講課。當年時任普門中學校長的慧開法師也是隨師團員之一,這段法緣可說十分殊勝。
對於死亡這個課題,慧開法師表示,人死後雖然肉體會消逝,但生命的本質是不空不滅,因而會隨因緣在不同的空間,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出來。那麼,人的壽命為什麼不是無限的?他說:「若世界上所有的老鼠和蟑螂等也永不死亡,這樣的世界是不是很恐怖?」
此外,慧開法師也以人體皮膚細胞每幾秒死亡的速度,保持平均每7年皮膚「新鮮度」的好處作為例子,說明人的死亡就像身體細胞死亡一樣,舊的去,新的來,才能完成新陳代謝,保持身體健康。因此,只要用平常心看待死亡,就不會心生恐懼。
說到自然死亡,慧開法師向聽眾提出幾個疑問:生命一定要用機器來延續嗎?插管延續下來的生命,仍有生命品質嗎?他表示,生命的奧秘在於臨終的過程求往生,才能做到生死自在。臨終求往生不是放棄生命,而是以非常積極的方式來追求生命的品質,如佛教徒不做無謂的掙扎,而是保留精神和體力持誦佛號,讓自己感應道交,與佛菩薩做連接。
當然,慧開法師也提醒聽眾要提早規劃和確定未來生命的去處,才能提前與佛菩薩「加好友」,並在佛菩薩的護持下,無畏生死。鼓勵聽眾要趁早學習和實踐大師的三好理念「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認真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當晚出席貴賓尚有馬佛總檳州分會副主席德修法師、檳城普陀精舍、梵音禪寺、極樂寺、華嚴寺、洪福寺、寶譽堂、三慧講堂、檀香寺、白衣堂、普愛學園,檳城佛教居士林、馬佛總檳州宏法會、馬來西亞佛學院、檳城慈濟、北海普明精舍、詩布朗再也佛教會、大山腳息心盧佛庵、甲拋峇底佛教會、檳城嘎檔巴佛教會等佛團。
隔天慧開法師在離開檳城前,專程前往全國唯一的癌症患者佛教臨終關懷醫療中心──檳城淨蓮慈悲院,在慰問末期癌症患者之餘,也將信眾供養的紅包果儀,悉數捐作照護醫療經費,由創辦人覺蓮法師代表接受。
此場由馬來西亞佛教總會檳州分會、佛光山檳城佛光學舍及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聯合會檳城分會聯辦的講座,是新冠疫情後舉辦的首場大型活動,現場不但高朋滿座,不少人更擠滿、站滿在兩旁走道、後方「星雲大師專區」達600人,可見大師在檳城的法緣非常殊勝。
講座開始前,現場播放緬懷星雲大師的短片,其中最讓人動容的就是大師親口說:「我來世是要再當和尚的,但要到哪裡作和尚呢?要到馬來西亞來做和尚!」聽眾在觀賞影片時,有的熱淚盈眶,有的仰頭認真觀賞,有的用手機拍照,大家對大師的想念可見一斑。現場陳列395本《星雲大師全集》展示區,更成為聽眾進場時翻閱及攝影打卡的重要定點。
馬佛總檳州分會主席開寧法師致詞時,提到大師在1963年訪馬來西亞時,就結下深厚因緣,到今年恰好是60周年。1983年大師再應馬佛總邀請組團來訪,即在當日講座現場講課。當年時任普門中學校長的慧開法師也是隨師團員之一,這段法緣可說十分殊勝。
對於死亡這個課題,慧開法師表示,人死後雖然肉體會消逝,但生命的本質是不空不滅,因而會隨因緣在不同的空間,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出來。那麼,人的壽命為什麼不是無限的?他說:「若世界上所有的老鼠和蟑螂等也永不死亡,這樣的世界是不是很恐怖?」
此外,慧開法師也以人體皮膚細胞每幾秒死亡的速度,保持平均每7年皮膚「新鮮度」的好處作為例子,說明人的死亡就像身體細胞死亡一樣,舊的去,新的來,才能完成新陳代謝,保持身體健康。因此,只要用平常心看待死亡,就不會心生恐懼。
說到自然死亡,慧開法師向聽眾提出幾個疑問:生命一定要用機器來延續嗎?插管延續下來的生命,仍有生命品質嗎?他表示,生命的奧秘在於臨終的過程求往生,才能做到生死自在。臨終求往生不是放棄生命,而是以非常積極的方式來追求生命的品質,如佛教徒不做無謂的掙扎,而是保留精神和體力持誦佛號,讓自己感應道交,與佛菩薩做連接。
當然,慧開法師也提醒聽眾要提早規劃和確定未來生命的去處,才能提前與佛菩薩「加好友」,並在佛菩薩的護持下,無畏生死。鼓勵聽眾要趁早學習和實踐大師的三好理念「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認真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當晚出席貴賓尚有馬佛總檳州分會副主席德修法師、檳城普陀精舍、梵音禪寺、極樂寺、華嚴寺、洪福寺、寶譽堂、三慧講堂、檀香寺、白衣堂、普愛學園,檳城佛教居士林、馬佛總檳州宏法會、馬來西亞佛學院、檳城慈濟、北海普明精舍、詩布朗再也佛教會、大山腳息心盧佛庵、甲拋峇底佛教會、檳城嘎檔巴佛教會等佛團。
隔天慧開法師在離開檳城前,專程前往全國唯一的癌症患者佛教臨終關懷醫療中心──檳城淨蓮慈悲院,在慰問末期癌症患者之餘,也將信眾供養的紅包果儀,悉數捐作照護醫療經費,由創辦人覺蓮法師代表接受。
最新消息
東山分會以慈善福利社會 響應零飢餓稻米捐贈
2025-11-17〔三好校園〕寫扇揚善助弱勢 培養童真善知識
2025-11-17菲律賓三皈五戒 修行更上一層樓
2025-11-17喬克托族部落文化節 丹佛佛光人交流與會
2025-11-17新化國小校園講座 行三好創造幸福人生
2025-11-17萬華二會偕汐止二會 號召捐血暨蔬食A計畫聯署
2025-11-17新加坡佛光山佛學慧考 實踐佛光精神
2025-11-17同心之旅開營啟航 三好兒童齊聚學佛
2025-11-17新營講堂佛光家庭慢活閱讀暨VEGRUN公益 走讀花都佛教藝術
2025-11-17緣起至朝聖之路攝影展 引領多倫多佛光人看見信仰
2025-11-17
相
關
消
息







